学习新思想 同上一堂课
——全国高校师生共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广大师生勇担大任、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
“实体课堂”“空中课堂”“网络课堂”有机结合 实现全国高校师生全覆盖
在“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中,各地教育部门组织相关专家深入学习研究,精心备课备讲,分别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两个群体讲授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电视授课、网络直播、巡回授课等方式,实现“实体课堂”“空中课堂”“网络课堂”有机结合,扩大师生覆盖面。
教育部思政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已在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展开,实现全国高校全覆盖和师生全覆盖。
传道授业解惑: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教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一名优秀的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
在“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中,安徽、山东、宁夏等地的老师们表示,要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根本任务”“两个标准”和“三项基础性工作”,切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流大学;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最鲜亮的底色,切实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和研究阐释;要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在湖北高校首场授课中,武汉大学党委书记韩进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世情国情党情的准确判断,对社会主义办学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的科学把握,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遵循。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与扎实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田建军听完陕西高校首场授课后感慨良多。他说,授课专家抚今追昔、纵横时空,给思政课教师上了重要一课。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加强研究阐释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河南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郭战伟表示,要持续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成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研究者、践行者,提高工作本领,创新方式方法,增强思政课吸引力和影响力,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宣讲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使广大师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悟。
勇担时代大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入学习贯彻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对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6月4日,来自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西南民族大学的500余名师生代表在现场聆听了中科院院士、西南交通大学翟婉明教授“科技兴则民族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的生动一课。通过四川教育厅官方微信,超过15万人次同步收看了这场授课。“正如翟婉明教授所说,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思想,珍惜青春、抓住科研创新的黄金时期,担负起时代使命,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青春力量。”电子科技大学信软学院2016级本科生吕倩倩说。
“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2015级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班颜哲豪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我们要树立远大志向,勇担时代大任,在脚踏实地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意志品格的锤炼,把个人的成才梦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会在京召开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8年工作要点》,进一步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行动计划(2015-2018年)》(简称《行动计划》)落好落细,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18年6月27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北京召开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工作会”。会议分析研判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形势任务,通报了各地和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行指委)《行动计划》推进情况,分享了各地、行指委和高职院校落实《行动计划》的典型做法及建设成效,研讨了《行动计划》检查验收工作方案。全国31个省级教育行政部门、9个行指委、3所高职院校共43名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改革开放40年是我国职业教育从曾经的筚路蓝缕到内涵式发展、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职业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批示,明确了“高度重视、加快发展”的要求,科学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看、谁来办、怎么办、为谁办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办好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批示,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对于发挥我国人力和人才资源巨大优势、提升实体经济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我国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快速发展、不断壮大,实现新跨越,站上新起点。
会议指出,《行动计划》作为在高职教育领域全面部署改革发展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在顶层设计上立柱架梁、重点突破,在推进实施上简政放权、绩效导向,在建设成效上契合需求、聚焦特色,执行和落实卓有成效,形成很好的经验做法。
会议提出,党的十九大明确了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近期职业教育要做好三件事:
第一件事:收官《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两年来,32个省份制定了省级实施方案,承接具体项目和任务。2017年底,各地共启动任务1 234项,任务启动率93%;启动项目367个,项目启动率88%;21个省份任务启动率达到100%,24个省份项目启动率达到100%。省级财政投入经费共计171.3亿元。
落实《行动计划》卓有成效,形成主要经验:
——在顶层设计上,立柱架梁、重点突破。《行动计划》明确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增强院校办学活力、加强技术技能积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等五大发展目标,以优质学校、骨干专业等重点项目为“支柱”重点突破,以教师队伍、优质资源等核心能力建设为“栋梁”横向支撑,架构了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的主体框架,以细化的65个工作任务和22个建设项目为抓手,由各地(行指委)结合本地(行指委)实际自愿承接、专项支持,快速启动了高职教育新一轮创新发展。
——在推进实施上,简政放权、绩效导向。落实“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要求,引导地方(行指委)经费投向,强化省级政府(行指委)的实施工作主体责任,并发挥统筹和保障作用,推动形成“教育部规划管理、省级统筹保障、院校自主实施”的高职管理新机制。通过绩效采集管理平台,建立了绩效导向的通报监督机制。
——在建设成效上,契合需求、聚焦特色。在服务地方上,各地准确把握社会需求,主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在产教融合上,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专业特色优势和技术优势,依托行业企业,整合校内外资源,坚持以服务促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企业盈利与社会效益共赢发展。在国际交流上,职业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广泛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学校品牌和专业优势吸引境外学生来华学习,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到国(境)外办学。
2018年《行动计划》收官之年,即将启动的检查认定工作,是要将主体责任转化为推动建设的原生动力,以优质职业院校、骨干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师队伍、优质教育资源等核心能力建设为重点,改革创新、持续发力、提升整体水平。
第二件事:谋划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行动
贯彻落实春兰同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正在谋划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行动。谋划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出一批有基础、可操作的重大项目,最大限度凝聚部门和地方共识、形成改革创新合力,为全面建成教育强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底强基。
第三件事:筹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
作为《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2018年工作要点》,此项工作已列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2018年工作要点》和《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2018年工作要点》。做为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定位更高、立意更高、层次更高、要求更高。
——对高等职业教育战线而言,是要在后示范时代明确一批优秀学校群体的发展方向;
——对职业教育战线而言,明确如何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加快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
——对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明确如何服务国家战略和回应民众关切。
——坚定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坚持扶优扶强与提升整体保障水平相结合,着力建设一批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支撑国家战略、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职学校,着力建设一批支撑、推动、引领国家重点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高水平专业(群),实现“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
——以地方先期投入建设作为前提和基础,中央财政主要发挥激励引导作用,要求地方在落实国家生均财政拨款要求基础上给予专门资金支持。
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更高、更长远、更宽广的视野中谋划职业教育发展,以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难题,着力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形成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国家制度框架,大力营造重视技术技能人才的良好社会环境,推动职业教育由追求量的发展向质的显著提升转变,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向行业企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由政府举办为主向政府统一管理、社会多元办学的格局转变,书写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发展的新篇章。
杨应崧 、宗美娟:诊断与改进需要多一点豪气、勇气和真气
今年上半年,根据教育部职成司的要求,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组织了对高职 9 个诊改工作试点省 27 所试点院校的现场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接近一半的院校态度积极、推进有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还有一些院校尚未进入状态,进展缓慢。结合来自其他方面的信息,当前影响诊改工作顺利推进的思想障碍主要有两个,一是困惑,不清楚为什么要搞诊改。二是迷茫,不知道怎样搞诊改。尽管每一次培训,都把什么是诊改、为什么要诊改、谁来搞诊改、怎样开展诊改列为主要内容。 但不可否认,单靠培训学习是不够的,还需要精气神的支撑。从诊改走在前列的院校身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一股子豪气、勇气和真气。
一、诊改需要多一点豪气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围绕质量和质量强国战略,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在2014 年召开的中国首届质量大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要“把经济社会发展推向质量时代”,体现的正是今日中国的自信和豪气。 只有当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达到较高水平,人民生活普遍富足无忧之后,质量才会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才会有打造质量时代的底气,才会有建设质量强国的可能。 所以,我们有理由为质量时代的到来喝彩,并油然升起满腔豪气。
“国因质而强、企因质而兴、民因质而富”。国家强弱最终决定于综合实力,而综合实力的刚性内核就是质量。中国要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实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夙愿,就一定要成为质量强国。在 2017年的两会上,有一位代表说得好,中国标准应当成为最高的国际标准,冲天豪气溢于言表。 建设质量强国,不能没有这样的豪气。
毫无疑问,职业院校要培养能够创造世界一流产品、提供一流服务、实施一流管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就必须拥有在世界范围内寻的瞄靶的眼光和创新超越的豪气,“加强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在打造质量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如果只是满足于关起门来称老大的自我陶醉、沉湎于扫描复印式的“引进”,或者张扬于形式和外延、忌惮于内涵与质量,甚至连建设先进质量保证体系、营造现代质量文化、攀登世界质量高峰的豪气都没有,又何来一流职业教育、何以培养一流应用型人才?
诊改的一项主要任务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体现先进理念的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在建设过程中,需要有传承、有学习、有借鉴,但无处拷贝、无法抄袭、无从取巧。 会有喜悦、有惊叹,但更多的是困扰、困难、陡坡、险滩。 因此,任何时候都需要多一点自信和豪气。
二、诊改需要多一点勇气
当今时代,社会发展变化之深、广、快、大,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有人甚至据此提出了短周期迭代时代的概念,提倡树立迭代思维。由此带来的深刻变化是,组织和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从外在的占有资源的多寡,转变为了内在的学习力与创造力的强弱。
习近平总书记审时度势,发出“党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军队当然也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指示。 这“四个自我” 不仅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人民立场”的坚守,更是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和军队建设理论的发展创新,其精神适用于经济社会一切领域。
伴随着时代的进步,“质量”的涵义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从“产品或服务的优劣程度”变化为质量“是指使产品在使用期间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需求变化了,质量标准就得跟着变,产品或者服务就得改进,所以,今天谈质量,既没有绝对的标准,更没有一成不变的标准。判定质量好坏主要不是凭某某权威、某某机构的“背书”,而是看服务对象的认可程度、老百姓的口碑。教育又何尝不是如此,比如,长期以来,习惯于把课堂教学质量的关注点集中在教师身上,而现在,正在逐步转向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产出(成果)上。 由此可见,对质量进行自我诊断和自觉改进是满足日益复杂多变、多元多样的需求的需要,而且,应当成为一种常态。
自我净化、自我革新,如果没有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是断然无法做到的。而那样的决心和勇气只能来自于“人民立场”,也就是敢于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牺牲一切团体与个人利益的崇高信仰。
前不久,某著名高校做出一项决定:今年停招 18个专业。 这样一件学校日常管理的“小事情”,却引起了教育界的一场热议,引来一片点赞声,闹出了“大动静”。 从中可以汲取两方面的信息,一是专业设置中的乱象已经到了不容小觑、 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的程度,即使名校也不例外;二是自我净化、自我诊改的勇气并非校校具备、人人都有。
职业教育并非世外桃源。 2016 年的平台数据显示, 就业情况最好的 6 个专业和设置院校数最多的 3类专业几乎不沾边。 其实,专业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早已有之,也早已发现,为什么会成为痼疾顽症、老生常谈? 不是不好解决,而是缺乏上述名校那种敢于直面问题、勇于刮骨疗毒的决心和勇气。
诊改要改变传统的管理与运行模式、要改变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要改变以外为主、单向传递的动力机制;要实现理念意识、组织形态、信息化环境、办学形态、教学形态等的一系列转变;要营造“人人重视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良好氛围。 创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魄的先进质量文化,是一项关乎全局、利及长远、全员参与、有破有立的深刻变革、恒久责任。不是开几次热热闹闹的会议、写几个隔靴搔痒的总结所能够应付的。 教育部“2 号文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 号)已经出台两年了,仿佛马拉松比赛,运动员之间逐渐拉开了差距。 在调研中,给人的直观感受非常清晰,凡冲刺在前的院校几乎都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攻坚克难的勇气,而疲软拖沓的院校多的是满腹牢骚和莫名怨气。
三、诊改需要多一点真气
既然诊改是一项全面、深刻的变革,就必须真抓实干、出实招、求实效。当前,尤其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狠下绣花功夫,取得突破与实效。
一是打造“两链”,变管理为治理。[6]所谓“两链”指的是目标链(体系)和标准链(体系)。回顾质量管理的发展历程,从质量控制(QC)到统计质量控制(SQC)再到全面质量控制(TQC),接着,升级为“管理”,由质量管理(QM)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TQM)。 之后,又出现了六西格玛理论(确保缺陷率不高于 3.4ppm),终于,迎来了“零缺陷思维”,或说“零缺陷制造(ZDM)”。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依赖少数人居高临下的控制,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再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共”(共创、共治、共享),质量保证的重心在逐步下沉,质量保证的水平却在不断提升(图 1)
诊改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起点都在各自层面树立的自身的目标和标准。 显然,这样一件涉及到学校每一位师生员工的工作,如果不下一番实实在在的功夫,是无法完成的。
二是建立“螺旋”,革新工作流程。所谓“螺旋”,是指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方案研究课题组在学习、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的“8 字形质量改进螺旋”(以下简称“8 字形螺旋”)。 8 字形螺旋是以诊断与改进为手段,承载不同层面自我质量保证机制的载体和流程(图 2)。
图 2 中,下面一个螺旋(或称“完成时螺旋”)表示的是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诊断与改进在实施完成后进行。主体因诊断、激励产生学习动力、创新活力,引发知识创新,形成自“目标”开始的,比较全面、深刻的改进方案。
上面一个螺旋(或称“进行时螺旋”)表示的是在质量生成过程中,根据实时监测到的数据,及时发出预警和即时调控、改进的过程。两个螺旋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互联互动、缺一不可。
和戴明的 PDCA 循环相比,8 字形螺旋既重视“完成时”诊改,也重视“进行时”诊改。并且,完成时诊改旨在引发知识创新,进行时诊改必须依靠网络信息技术方能运行。
和日本学者 Nonaka 于 1995 年创建的 SEC(I 社会化-外化-共同化-内化)[10]知识螺旋模型相比,8 字形螺旋揭示了学习与创新的内在动力。
培育 8 字形螺旋同样涉及每位师生员工,事关工作(学习)方式、流程、形态的深刻变化。 显然,仅仅停留在一般号召,或寄希望于发个文件、做个规定是无济于事的。
三是做实诊断,激活诊改的机制。在诊改中,诊断(Diagnosis)类似于医疗的把脉化验,起着十分重要和关键的作用。首先,诊断是改进的出发点。 8 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运行从设置目标开始,然后树立标准、制定计划、组织实施。 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为目标导向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前台”。 如果在实施完成后,认为大功已经告成,不再做认真的反思,也就无从产生改进的愿望。那样的工作方式无助于学习力和创造力的培育, 是无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 8 字形螺旋则要求在任务完成后立即进行自我诊断,不仅对成功经验做理性提炼,尤其注重对存在问题的发现和分析。再经过有针对性的学习、创新,形成有效的改进方案。 我们把这个过程称为问题导向阶段,也可以称之为“后台”。 由此可见,正是诊断把前后两个阶段连接起来, 起到了引发改进的机枢作用,最终实现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图 3)。
主体的自我诊断当然不是为了要“证明”什么,而是为了随时找到自己在发展蓝图中的精确坐标,在学校建设大局中的确切位置,在同龄人、同行者中的相对水平。一旦发现偏差、迟滞,便会自觉剖析成因、立即加以改进。 由于这样的定位是实时、客的、透明、相对、动态变化着的,所以,即使没有物质利益的驱使、名誉地位的诱惑,其激励作用也是强烈的、持久的、直达心灵深处的。无疑诊断是自我激励的动力源。
再者,诊断本身也有质量问题。遇到好大喜功、缺少担当的主体,抱着讳疾忌医、追名逐利的心态做诊断,即使罗列出几个问题也难免惶顾左右、言不由衷。进而分析原因,无非上推下卸、避重就轻。 诊断就失去了意义,改进就成了无源之水,事故和失误必定接踵而至。相反,主体若能坚持服务“两个发展需求”的宗旨,负责任、敢担当,诊断就能洞察秋毫,改进就能直抵病灶, “零失败”方能不期而至。 可见,诊断决定改进的质量和效率。
诊断如此重要,理应成为院校推进诊改工作的着力点。可是,如果不下真功实力,没有能够准确描摹实时状态的诊断体系设计,没有能够留下实时轨迹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诊断的科学性、常态化、有效性也就无从谈起。
四是建设智能化校园,打造诊改技术平台。当前,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智能时代正扑面而来。众所周知,从“工业 3.0”到“工业 4.0”,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将为各个领域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能做的就是面对现实, 抓住智能革命的机遇,而不是回避它、否定它和阻止它”。诊改,如果不能插上智能化的翅膀,一切美好的设计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从技术层面分析,智能化校园的建设已经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当前,影响一些院校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的主要阻力恰恰来自于自身理念、意识的滞后和浮躁的心态。 建设智能校园需要实现从机械思维到大数据思维的跨越、不能没有每位师生员工的主动参与、躲避不开从物理校园到网络物理校园再到校园物联网的基本进程。所以,如果不准备从我做起在“学网、懂网、用网” 上下一番苦功夫,不打算深入实际在描绘智能化校园建设蓝图上做一点真努力,即使花再多的钱也买不来校园的智能化。
突破诊改瓶颈的灵丹妙药只需三味,一曰真、二曰实、三曰干。
真心实意钻研文件精神,明确诊改指导思想、核心理念、工作方针、目标任务。真心实意服务“两个发展需求”,真心实意追求“零缺陷”,真心实意“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就能解除困惑、树立信心。
问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打造目标链和标准链为起点,整体筹划、分段设计、分步实施,扎实推进。 在推进过程中,随时根据客观事实和真实数据,发现瓶颈问题,剖析深层原因。 不怕对症下药,敢出狠招实招,就一定能凝心聚力、见到实效。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最终是干出来的,不是糊出来的。诊改方案写得再好,不去做,等于一叠废纸。 搞诊改,必须发扬“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按教育部陈宝生部长的要求,“从一堂课、一张试卷、一篇论文、一门课程开始”,实实在在地干、老老实实地做。久久为功,方成“正果”。
有一位中职校校长说,从被评为示范校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在思考一个问题——怎样从做单个项目走向全面提升。“2 号”文件为我们给出了答案。 所以,这几年,我们把诊改作为学校的中心任务,上下一心,真抓实干。 而且,开始尝到了“甜头”。
在现场调研中,从来自山东、江苏、河南、内蒙古等省区的先行一步的高职院校总结的试点经验中,都可以看到“真“” 实” “干”这三个字。 教育部高职发展处一位领导将之概况为:目标明确、认识渐进、实践引领。
相对于该项改革的深度与难度,全面实施的时间还比较短,探索积累的成果还比较少,存在一些障碍,出现一些问题并不奇怪。但正因为诊改尚处于启动阶段,尤其需要及时发现一些共性的、倾向性的问题,及时地加以提醒和引导。 我们相信,通过提振豪气、勇气和真气,职业院校的诊改工作必定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摘自《上海教育评估研究》)
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树立现代质量文化是职业教育建立“教学诊改”制度的三大主要任务。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基础和保证,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是方法和手段,而培育现代质量文化则是根本和灵魂。从当前职业教育“教学诊改”的推进情况看,地方、院校在构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提升教育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方面推进有序、落地有声,但在培育现代质量文化方面认识不够、抓手不实。
提升质量文化认识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教学诊改”中培育现代质量文化的前提是对“质量”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管理学大师菲利普·克罗斯比提出:“质量是对要求的顺应。”也就是说,质量是教育对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的发展需要的满足程度。
美国教育专家E·格威狄·博格提出,教育质量需要一种证据的文化和关爱的文化,强调质量是植根于数字和精神层面的。基于博格的认识,教育质量归根到底要上升到文化层面,即质量文化。而质量文化又以“数字”和“精神”为观照,即表现为证据文化和关爱文化。
管理学家路易斯和史密斯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的精髓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顾客满意度、可持续发展、用事实说话和尊重员工。其中的“用事实说话”和“尊重员工”也映照了证据和关爱之意。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培育现代质量文化的关键,是要在构建“证据文化”的基础上营造“关爱文化”。
构建证据文化
教育的质量何以证明,何以用事实说话,或者说职业教育应该收集什么样的事实或依据来反映教育质量,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观念、制度和实践等,即是教育质量的证据文化。证据文化包括内外两个层面:一是精神内核,即证据的价值取向;二是外化形式,即证据观念、证据制度和证据实践等。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证据文化的营造,核心是要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永恒追求,强化教育质量的证据观念、证据制度和证据实践,并逐步上升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员化、全程化和常态化”,即全体师生员工重视教育质量,人才培养全过程重视教育质量,并将保证教育质量融入日常教学生活。
培育职业院校“教学诊改”的证据文化,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建立证据观念。办学过程也是观念沟通的过程,更是实现共同愿景的过程。当前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对教育质量的关注并未进入到深层次,多流于管理形式上。因此,需要在全校开展大讨论,重新思考和认识全体师生员工的责任是什么,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何以展现和反映职业教育的质量,从而使师生员工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科学的“教学诊改”证据观念。二是构建证据制度。进行内部质量保证制度的总体性设计,形成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特点的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而形成收集和反映教育质量的制度体系。三是践行证据实践。搭建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收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数据,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进行“问诊”和纠偏,从而实现教学工作的诊断与改进。以上工作循环往复,形成螺旋上升的“诊改”体系,进而实现“教学诊改”的“全员化、全程化和常态化”。
营造关爱文化
关爱文化是基于人本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学校组织文化。职业院校营造“教学诊改”的关爱文化,核心是要构建博爱、信任和平等的教育教学环境,激发全体师生员工自发自觉树立质量意识、共构学校育人质量观,通过自我约束取代强制控制,将学校的质量主体责任落实到每一位师生员工自发自觉的行为上,构建基于以人为本和人性关怀的育人环境。通过环境关爱每一个个体,激发个体的“良知”,通过个体的“良知”自我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关爱文化的营造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形成博爱观念。管理学强调,没有关爱的领导不能称之为领导,没有关爱的管理不能称之为管理。“教学诊改”的逻辑起点是关爱师生的发展和成长。“教学诊改”不是“抓坏人”,而是为了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而发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学校要专门成立“教师发展中心”,在“教学诊改”过程中帮助教师发展,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在全校范围内营造“爱生如子、爱师如友、爱校如家”的氛围。二是要建立信任关系。一方面,学校领导特别是管理人员要相信师生员工“能行”,通过多种方式与教师和学生建立定期和不定期沟通制度,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师要信任学生,相信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也是好学生,是可以教好的。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情感、兴趣、动机的发展规律,注重对学生内在心理世界的了解,以顺应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以及个性差异,达到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其认知与情感的作用。三是要营造和谐平等育人环境。 “任何不要求教职员工精诚合作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毫无实质可言的。”一所学校应该较少地发布指令,而要更多地致力于唤起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心,关键是要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尊严。“教学诊改”要通过细致入微的人文关怀、充分的信任尊重和搭建蓬勃向上的事业发展平台,营造“和谐平等、公平竞争、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的环境。
“教学诊改”培育现代质量文化,其中构建“证据文化”是理性管理的需要,而营造“关爱文化”是人性关怀的需要。教育质量的达成,既离不开理性的审视和监督,也离不开人性的关怀和呵护。因此,“教学诊改”既需要理性的制度设计、科学的数据分析,更需要博爱的质量文化,帮助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这才是“教学诊改”的真正旨归。
(摘自《中国教育报》)
为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试点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对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认识也不断深化,一批试点院校走出了“迎评”误区、步入了“诊改”实践阶段。无论从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导向出发,还是从高职院校自身内涵发展出发,要真正发挥高职院校作为质量自主保证的主体作用,迫切需要寻找一条主线明晰、精准发力的“诊改”路径。
以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为依据
其实,高职“诊改”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持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建立常态化的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机制。
人才培养既是高职院校办学功能的历史起点,更是逻辑起点,培养什么样的技术技能人才、怎样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和首要任务。
如何查找不足?首先从问题导向出发,搞清楚问题的来源。围绕人才培养来判别办学理念、定位是否科学合理,围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如内部治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办学条件改善、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是否有利于或服务于人才培养。
如何完善提高?相比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更注重发展。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高职院校如何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一方面是适应就业市场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满足产业升级转型和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需求,要做到这两点,必须将高职院校赖以生存的专业发展能力置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予以考量。
所以,高职院校应该始终立足人才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始终着眼专业发展,破解瓶颈,为人才培养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载体。
以专业聚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是高职院校最基本的办学单元,是高职院校服务经济建设的载体,也是高职院校联系社会的纽带,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与人才培养互为表里,人才培养质量是专业发展水平的充分体现;同时,专业与内部治理、师资条件、课程建设等其他人才培养工作要素相互依存,没有专业作为办学的基本单位,师资、课程、校企合作、内部治理无从谈起,没有高效的内部治理能力、缺少优质师资和课程资源,也无法支撑专业发展。因此,专业发展的水平构成了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特色。
为此,应将专业设置和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实施、专业条件建设与保障、课程建设与细化、专业师资队伍优化、专业育人文化、专业服务能力、专业国际化品牌等作为内部质量标准的核心构成要素,并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不断健全以专业发展为聚焦、人才培养工作多要素相融合的质量自我保证机制。
一、催生专业建设的内生动力。突出专业建设在教学“诊改”中的主体地位,让院(系)主动反思专业办学实力与服务能力,自觉寻找自身与全国高水平相同专业水平之间的差距,在思想上生成专业办学自省力,在行动中形成促进专业发展的自觉力。
二、汇集专业建设的凝聚力。聚焦专业建设,就是要以专业发展质量和水平作为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抓手,凝聚学校、院(系)和部门等各个层面的质量共识,对专业建设的思路、专业改革的路径、专业发展的预警机制等方面,调配和优化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提高专业建设质量,凸显专业特色和提升专业吸引力,形成聚焦专业良性发展的全员凝聚力。
三、形成质量管理的协同力。在“招生—培养—就业”过程中,建立专业与人才培养其他要素联动机制,打破职能部门相对独立于教学部门的状态,化解管理体制机制中各职能部门育人功能条块分割与孤立运转的难题,形成围绕人才培养、依托专业建设、各内部职能部门服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有效破解育人难题。
四、增强质量保障的有效力。立足专业,不仅仅要聚焦专业人才培养的各要素本身,还需要审视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的其他质量保障的各个方面,例如不断优化内部治理体系、改善师资结构、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增强服务育人能力等方面的监控与保障作用,只有处理好横向层面和纵向系统相互协同协作,才能确保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形成以专业为焦点的多层面、多维度之间的一致性、稳定性、有效性与常态性。
以专业与产业融合支撑内生动力
目前,高职院校招生面临生源自然性减少和适应产业升级专业调整的双重压力,保持一定的招生规模是专业发展的前提。专业的改革与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也关系到学校能否满足学生就业的需要,从而吸引到更多生源以保持专业的相对稳定性。因此,要建立需求导向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提高专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和对办学定位的支撑度,构建与市场需求相对接的“专业链”,衍生出聚焦专业人才培养所涉及的各层面“目标链”“标准链”,形成自主保证机制的“质量链”。
对接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高职专业设置、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逻辑起点,按照产业链的不同特征与功能进行专业定位,根据产业链的变化及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明确专业服务的职业岗位群,渐进衍生和开发专业群,实现专业的整体发展和提升。专业建设应当融入产业的各种显性知识,按照产业性质和要求进行专业建设和产教融合课程体系构建,根据行业标准设定知识、技能和职业素质目标。此外,专业建设融入产业链势必要构建相应的合作平台,要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学徒制试点和订单班培养等多种基于平台的产教融合项目,推动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创新。因此,聚焦专业发展是高职院校教学“诊改”的精准发力点,也是高职院校构建内部质量保证机制、服务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从而实现产教融合的根本点。
目前的这次改革实践,是一场从过去外部需求压力引发高职院校内部改革,到现在内部催生动力保证质量以满足外部需求的“蝶变”。引导高职院校建立和推行以问题及需求为导向,以人才培养为立足点,聚焦专业发展的教学工作机制,是有效促进高职院校自我发展、自我改革和自我完善,充分促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的有效途径,对我国高职教育体系内部形成突出质量、强化特色的院校发展良性竞争机制具有重大价值。
(摘自《光明日报》)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领域的“热词”,也是近年来促进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方针、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解决教育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存在的“两张皮”的问题,加快破解制约产教融合的政策瓶颈,将新发展理念落到实处,以人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教融合成为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也是职业院校更好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贯彻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的重要课题。在日前于河南省驻马店市召开的“第五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上,专家们对此展开热议。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说,职业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论实践不断创新的历史。党的十八大以来,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在制度、理念、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各种融合的模式已经广泛形成在产业链、技术链之中,在服务国家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华职业教育社相关负责人在论坛中谈道。
几年来,各地在产教融合的探索中也涌现出许多好的经验与做法。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从三年前开始,当地就把职业院校建在产业园区,促进学校与当地产业平台融合,同时将职业院校的特色专业落户在当地的特色小镇,比如,将设计专业直接落户在制造小镇。鼓励职业院校根据特色产业打造学科,围绕产业设置专业与学院;再如湖南省株洲市要求职业院校在设置课堂内容时,对接企业的实际生产过程。当地的汽车职业院校就主动根据汽车品牌来设置培养方向,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专业性。此外,为了
更好提升人才对产业的适应性,株洲市还鼓励学校主动对接企业,根据企业需求在学校内设置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产教融合是面向人才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顶层的设计融合,需要制度、业务、发展、模式等维度的相互融合互动,从而实现资源的共商、共建、共享,最终实现把学校建在产业基地,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国家开发银行评审二局副局长张建伟在论坛上表示,当前产教融合发展还面临不少瓶颈和制约因素,如“产教融合的格局尚未形成,企业参与动力不足,依然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激励机制等。”
还有专家谈道,在宏观层面,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格局尚未根本确立,一些地方教育资源规划布局、人才培养层次、类型与产业布局和发展需求仍不相适应;微观层面,校企协同、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根本形成,校企合作“学校热、企业冷”,仍处于浅层次、自发式、松散型、低水平状态。部分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还不高,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仍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重理论、轻实践”问题也一定程度上存在,以及激励保障服务还不到位,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各负其责、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尚未健全等。“产教融合参与主体多元、合作模式多样,诉求各不相同,如何‘握指成拳’,形成合力,是成功与否的关键。要在认识和实践上形成合力,更要在方法上形成合力,在合作中不能讲本位主义,要换位思考统筹兼顾,遇到矛盾或者问题的时候,要勇于探索共同创造,努力寻找一种有益于各方的方式方法,从而突破壁垒,协同创新,充分释放各种资源和要素的活力,实现合作共赢。”“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要促进大学和企业的紧密合作,从而逐步构建一个文化、知识、技术创新的共同体,为国家、行业、城市不断积累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形成核心竞争力,不断创新发展。”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认为。
“普通高校谈学科,职业院校看专业”,专业对于职业院校来说无疑十分重要,因为专业就是特色,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记者观察到,最近两年,一些优质高职院校在落实《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骨干专业建设项目时有了一个新动向——将专业优化调整后以“群”的面貌示人,并“以群建院”,据此对二级学院进行调整。不久前,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在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研讨会,高职院校围绕“专业群”建设畅谈各自心得。
专业群让有限资源发挥更大作用
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高职院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围绕当地主导产业设置专业成为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不少地方政府
为了打造当地产业优势,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做长产业链条的规划和措施。正是区域产业的集群发展催生了高职院校专业集群的建设。
那么专业群的内涵到底是什么?专业群各专业间有着怎样的联系?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俊平在学院专业群建设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研究,他认为,专业群就是统筹两个以上、具有某种共性或内在联系的专业形态。他进一步解释:“关于专业群,既可以从外部需求和服务面向来组建(多个专业服务于同一行业产业,或者所培养的人才面向同一职业岗位群),也可以从内部人才培养规律和教育教学资源来组建(多个专业如果所培养的人才具有相近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从而具有技术技能基础相近、专业基础相通的关系)。专业之间如果存在这些共同的属性或具备内在联系,就可以考虑组建专业群。”
“高职院校仅以专业服务行业、服务区域、服务社会,难免显得单薄。提出专业群这个概念,可以兼顾专业发展的深度、广度和绩效,能够提高高职院校配套提供人才、配套提供服务的能力,让学校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区域和产业的贡献,无疑会产生1+1>2的效果。”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得到教育部高职高专处处长林宇的高度肯定。
依产业行业职业需求布局专业群
从2016年开始,湖南省以专业群建设来统筹高职院校所有发展项目的投入,并提出,每所高职院校都要构建5个左右的专业群。
“湖南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定位在优化专业布局上,瞄准‘中国制造2025’、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度对接湖南新兴产业、特色产业需求。”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应若平告诉记者。
推进专业群建设两年来,湖南高职院校淘汰落后专业54个,新增专业30个,构建了292个专业群,专业布局与新兴产业对接度大幅提高,与20个新兴产业链相关的专业点数和在校生数都增加了10%以上。
“与航空产业无关的专业我们不办。”谈到这两年的专业群建设成效,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朱厚望回答得斩钉截铁。据他介绍,学院以前专业门类较多,这两年撤销了23个专业,新增13个,目前开设的22个专业全部紧密对接航空产业链。经过湖南这一轮的专业群建设,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方向更加凝练。
谈到专业群建设的原则,朱厚望表示,专业群建设一定要紧跟产业集群融合发展需要,紧跟行业细分发展需要,紧跟职业岗位发展需要,“我们将其概括为‘瞄准产业链、紧贴行业内、对接岗位群’”。按照这一原则,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与航空维修职业岗位群、航空制造职业岗位群、航空运营与服务职业岗位群相对接,构建起自己的航空特色专业群,其中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群包括6个专业,航空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群包括5个专业,航空机械制造专业群包括6个专业,航空服务与管理专业群包括5个专业。
不仅是湖南,在东北,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
学院也遵循着精准服务当地农业产业链发展的思路,做强自己的涉农专业群。据学院副院长姜桂娟介绍,学院服务黑龙江“壮大现代畜牧业”工程,建设现代畜牧业专业群;服务“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战略,助力粮食精细加工,建设绿色食品专业群;服务农业大市场、大流通和农业商贸升级,建设农业经济贸易专业群;服务“互联网+农业”,建设农业信息技术群。
苏州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工业重镇,正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将产业从制造升级为智能制造。作为苏州的一所市属高职院校,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专业群的目的就是为了服务苏州产业的转型升级。学院副院长温贻芳告诉记者,苏州每个产业园区都有智能制造产业的主攻领域,比如吴中区主攻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的核心零部件,吴江区主攻智能系统集成,工业园区主攻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等。学院围绕各个产业园区智能制造的不同领域来布局专业群,并将全校资源重点放在智能制造的相关专业群建设上。“我们所建立的平台100%都聚焦在智能制造,引进的博士80%有智能制造的背景,专业80%集聚在智能制造。”温贻芳说。
产教协同校企合作提升专业群
专业群的建设无疑可以更好地服务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而专业群的建设,同样离不开产业的力量,离不开行业企业的支持。
“我们专业群建设的抓手是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主要工作是整合政府和企业的教学资源,进行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和高水平的实训环境建设。”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孙湧介绍了学院专业群建设的策略。
孙湧认为,专业群建设最需要明确的是基于产业主流技术的专业内涵定位,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这两个定位决定了寻找什么样的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在专业群对应的产业里面选取产业主流技术,掌握主流技术的企业就是学校的合作对象。比如在深圳,信息通信技术是一个重要产业,华为、中兴、腾讯总部都在这里,这些国际主流企业都是我们好的合作伙伴。”孙湧举例说明。
从应若平对湖南全省的介绍中,记者了解到,湖南专业群的建设策略主要是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校企合作整体推进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和教学资源建设来实现的。
专业群建设需要领军人才,为此湖南规定,凡引进专业群相关的产业导师和技能大师的高职院校,省财政给予专项补助。在政策引导下,全省高职院校从企业引进80余名产业导师、352名行业企业专家和技能大师。教育厅还推动高职院校实施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全省高职院校共聘请了292名产业导师、技能大师担任专业群带头人,形成教学名师与技能大师共同组织专业群建设的格局。此外,为锻炼双师型教师队伍,高职院校与专业群对接的行业企业共建教师培训培养基地,全省292个专业群与企业共建了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855个,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每年达到12000人。
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建设同样离不开企业的
参与。湖南省高职学院与企业共建专业群共享课程15125门,核心方向课程25429门,拓展候选课程14632门,与相关企业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121个,校企还共同开发了数字化资源616个。“实践证明,专业群的建设有效地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资源,推动了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应若平总结。
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
——写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走过10年之际
从2008年到2018年,走过10年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给职业教育带来了什么?站在新起点上又将何去何从?中国教育报记者在大赛期间对此进行了观察和追踪。
那些因大赛而出彩的人生
“在国赛上获奖的选手,我们可以快速为其办理天津户口。”今年大赛期间,天津市公安局在海河教育园区摆起了摊。来自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地学生张彦飞是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团体二等奖获得者,成为现场第一个“新天津人”。他激动地说:“技能大赛确确实实改变了我的命运。”
为每一位职教学子搭建实现梦想的舞台,为他们提供人生出彩的机会,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正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立的初衷。
位于天津商务职业技术学院的大赛博物馆里,记录着众多被大赛点亮的人生。
“元老级”的首届获奖者、天津职业大学毕业生王警,凭着对技能的“钻”劲儿,被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23所选中,在工作后善于加工急件、难件,先后获得“航天技术能手”“数控车工优秀奖”等荣誉,为航天事业、为中国制造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00后邵文骞,因为家境贫困,怀着遗憾走进中职。吉林信息工程学校的教师用大赛燃起他的斗志,经过刻苦训练和层层选拔,他最终拿下2016年“物联网技术应用与维护”赛项第一名,为吉林省实现了该项目金牌零的突破。现在,他已经创办了自己的网络科技公司。
放弃“三本”改投职教的获奖选手张朝,毕业后竟到一所“985”高校当起了教师。他在天津大学机械实践教学中心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更将自己对技术技能的崇尚传递给学生。
数据显示,经过10年发展,全国赛参加选手由2000多人增加到1.5万多人,获奖人数也由最初的1000余人发展到9000余人。随着一批批优秀工匠能手的脱颖而出,一大批技能精湛的获奖选手在职业岗位上创造出骄人业绩,大赛成为职教学子心目中的圣殿,成为每个人都想一试身手的擂台。
目前,全国已形成校赛、省赛、国赛三级赛事体系,参与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活动的学生人数由2008年的数十万人,发展到如今已基本覆盖3000万名职业院校在校生。这意味着,几乎每一名职业院校学生在求学期间都有机会在大赛中锻炼成长。
大赛也在社会上为职教学子赢得了尊重、拓展了空间。解决户口、面试升学、优先就业,各地政府对技能人才的“争夺”白纸黑字写在政策里。而对民间百姓来说,对人才的推崇有另外的表达方式。据记者了解,对于大赛获奖者,有敲锣打鼓送喜报的,有给村里放3天电影庆祝的。这些“接地气”的举动,折射出中国最基层的老百姓对职业教育看法的变化。
同样,每年大赛期间,“获奖选手回母校”活动在各个职业院校学生中也会掀起追捧的热潮。学生们心里明白,真正改变他们命运的,不是获奖的光环,而是手中实实在在的技能。“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还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这些都意味着,技能人才的发展空间会越来越大。”张朝回母校作报告时满怀信心地对学弟学妹们说。
那些受大赛吸引而来的行业企业
24个赛项,13家合作企业,从这组数字中,可以窥见2008年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起步之艰难。一个赛项平摊不到一个企业支持,而参与企业中还有不少是奔着卖设备赚钱的小公司。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已被实践证明的职业教育之路。没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作为职业教育领域唯一的全国赛事,为行业企业和学校搭建合作平台,是其必须完成的使命。
从记者采访的情况看,经过十余年发展,现在企业的积极性大大提高。据了解,今年大赛共有100多家合作企业,甚至出现了十几家企业竞争一个赛项的情况,其中有许多重量级的大企业参与。为了吸引行业企业,大赛执委会动了不少脑筋。
赛项设置紧贴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例如,2010年“双十一”,天猫线上成交额达到9.36亿元,但是线下的相关服务却严重滞后,快递爆仓,广大网民怨声载道。基于此,2011年“现代物流”赛项应运而生。再比如,近几年,我国很多地区雾霾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2015年大赛首设“大气环境检测与治理技术”赛项。2018年,新增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服务、养老服务等7个赛项。据统计,目前这种对接新产业、新业态的赛项有近30个,占全部赛项的40%以上。
赛项设得稳而准,靠的是制度。“赛项只能由行业协会或专业组织申报。”“所有征集来的赛项,要经过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结合当地人才需求和产业发展实际进行选择,支持率超过50%的赛项方可进入专家评议。”正是这些规则,把行业企业和职业教育绑在了一起,把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距离拉近了。
制度也给企业设定了门槛,规则要求,合作企业提供的竞赛设备一旦确定,3年之内不得变
化,如果必须变化,软件免费升级,硬件无偿赠送给学校。
靠大赛挣钱的路走不通了,那么吸引行业企业的是什么呢?“挖人。”连续举办9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招聘会上,对技能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前来招聘的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大赛历练的学生素质都非常好,现在我们每年招聘都跟着大赛走。”
事实上,企业最根本的动力是产业人才培养的深层次需要,大赛的作用在于使这种需求更加清晰明确。据大赛执委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有近90%的赛项由国内外知名企业深度参与,及时引进产业最新技术、先进设备和人才需求标准,90%以上的赛项将职业素养纳入考核范围,而且赛题提前一个月全部在网络上公开,供所有职业院校了解行业企业的新要求。
那些被大赛引领的职业教育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大赛的目标是引领职业教育整体向前发展。
行业和职业的最新要求改变着职业教育的形态。今年带队参赛的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孙昊告诉记者,自环境监测类赛项进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来,学校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初,“环保设备”这门课的实践教学,仅仅是带领学生去工厂里参观设备。随着大赛相继引入水环境的监测与治理技术、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赛项,这门课也被分割成两门重要课程——“废水监测与治理”和“大气污染监测与治理”。其教学模式从最初几乎没有实训内容,到如今全部教学均在大气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 综合实训平台上进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技能大大增强,实现了毕业即上岗,受到企业欢迎。
有的赛项带来了新的专业设置。据了解,通过承办飞机发动机拆装调试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物联网技术应用、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工业产品造型设计与快速成型等赛项,天津市的职业院校相继新增了航空航天、现代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和移动通信等8个专业群,新增或改造了20余个专业以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一些传统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因为大赛而更加贴近企业实际需要。过去,中职、高职的建筑装饰技能赛项主要是以电脑设计为主,从去年开始,中职组改为需要实际动手的贴墙砖和抹灰。这样一来,逼着学校到市场上去寻找装修“高手”,直接推动了工匠大师进校园。
大赛带动了职教“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在大赛中担任裁判、监督、仲裁等工作,成为让教师了解本专业最高水平和最新要求的好机会。“希望多给我们几个裁判名额,一个教师培训出来就能带动一个专业的发展。”一些教育厅职教处工作人员向大赛执委会反映。
大赛还促进了中西部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通过在大赛平台上的东西部院校交流学习、师资培训和向中西部地区捐助实训设备,中西部院校在赛场上不再停留在过去的“重在参与”“观摩学习”。中西部地区院校获奖比例不断提高。2014年,在服装设计与工艺赛项中,新疆维吾尔族和东乡族学生朱花蕤、阿依仙古丽、何玲斩获金牌。
甘肃、宁夏等省份也实现了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经过十余年发展,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已经从天津一个主办地扩展到包括北京、山西、内蒙古、山东、湖北等23个赛区76所承办校。其中,中西部学校承办的比例逐年提高。
对于大赛的未来,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在2018年大赛筹备会上表示,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章程》已经印发,下一步还将着手制定《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经费管理办法》和开展技能大赛实施规划研究,进一步完善大赛制度,创新企业合作机制,提高专家团队专业水平,强化经费管理和使用,加强阳光办赛,同时借鉴“世赛”经验,提升大赛的国际影响力,为促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当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极大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及日常生活,也给各行各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这种影响和变化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载体和评价方式等方面。因此笔者以为,探讨“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教学创新性改革,也要从这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是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基础,高职教学要实现创新性改革,教师必须树立“互联网+教学”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树立信息化观念。教师在备课、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批改、质量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都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要懂得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手段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切忌照本宣科。
其次,要树立互联网意识。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丰富的教学资源,挖掘教学素材,特别是挖掘一些未进教材的本专业的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充实课堂教学内容;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生动、形象、新颖的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途径和载体,增强教学的吸引力;要不断挖掘和完善新的教学创意,设计新的教学过程及个性化训练方案,实现有效教学。
再其次,要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意识。教师要注重传授通过互联网获取知识、对网络资源进行准确性辨别和整理归纳的方法,引导学生把课堂学习和利用互联网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培养他们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创新学习、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能力。
最后,要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要充分利用
互联网使用方便、快捷、参与面广的特点,创新评价方式,实现评价主体、途径、内容的多元化,坚持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网上评价与课堂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
第二是内容创新。教学内容是教学的中心,实现高职教学创新性改革,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紧扣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内容创新。
这里要注意的是,虽然互联网学习资源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其准确性有待阅读者自己去判断,有的可能是已经过时的观点,有的可能是不全面、不准确的信息。因此,教师在使用互联网资源时,不仅要会借鉴,更要能辨别真伪,把全面、科学、准确的网络资源引入课堂。
第三是方法创新。方法创新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在“互联网+”背景下,创新高职教学方法,必须充分研究互联网的特点及其对高职生学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结合起来,共同作用于学生的感观;要把教师的课堂集中讲解与学生的课后网上自学、小组研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要通过互联网进行作业批改、课后辅导、讨论交流,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在教学方法创新的同时,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实现学习方法的创新,这里要特别指导学生注意三点:一要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将“互联网+”引入教学过程只是教育技术方法手段的变化,课堂仍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绝不能因此忽视甚至放弃课堂。二要充分利用数字化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拓展了图书馆的时空范围,对于课堂所学知识,学生如果存在疑问或者想要深入学习某个知识点,可借此进行自主学习。三要充分利用移动终端设备。利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电子书等移动终端设备,学生可进行自主学习,并实现师生间、同学间的深入交流。
第四是载体创新。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必须通过好的载体来实现。当前,互联网作为一个新的教学载体已广泛用于教学,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网络课堂,实现其与传统的教室课堂教学相结合,能够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当前,由于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创新性应用,传统的课堂、课程、课本逐渐实现“网络变身”,课本变身为网络资源,课程变身为慕课,课堂变身为翻转课堂。因此,以“互联网”为载体进行教学,不但使学习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变得更加方便、自由,而且教学效果好。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网络课堂专属栏目中进行网上授课、布置作业、查看学生学习任务完成情况、批改作业、在线答疑,通过群聊的方式解答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通过语音回复或个别留言的方式解答个别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可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提交作业、查阅作业批改情况、在线交流学习心得、在线提问讨论等。
第五是评价创新。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高职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创新评价方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功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知识技能结构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网上评价主要从三方面进行:一是达标检测。通过网络课堂布置达标检测题,明确提交作业时间和批阅反馈时间,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二是在线互动。通过网络课堂,以群聊的方式,师生共同归纳知识点,根据每个学生发言的次数和内容,了解其学习积极性及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三是能力评价。教师上传视频并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观看后作答。最后,通过上述三方面对学生学习情况评定等级。
这样把课堂评价与网上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知识评价、态度评价与能力评价相结合,使评价更加全面、客观、科学,
更能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知识缺陷,做出相应的学习调整,让教师明确学生学习状况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效果。
最近,教育部公示了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职业院校的名单,试点规模的扩大,必将进一步推动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职业院校与企业有着天然的联系,不断缩短两者的距离,加强校企合作的深度,形成利益共同体,就能够实现校企双方的共赢。实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不仅是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企业产业升级、质量提升的需要。
面对校企合作中一头热一头冷的现实,要提高校企合作的深度,广泛、深入地实施现代学徒制,必须尽快缩短校企间的距离。校企间的距离包括心理距离和空间距离。
校企合作要走向深入,首先要尽快缩短学校与企业的心理距离。在部分企业的观念里,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完全是职业院校的责任,企业只需要按照购买普通商品一样,从劳动力市场挑选适合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即可。企业的思维模式还残存着计划经济的痕迹。而在我国产业升级、企业转型、质量提升有迫切需求,同时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而且将长期持续的情况下,如果企业不主动与职业院校进行深入合作,必将走向因技能人才严重短缺而丧失竞争力的境地。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荒、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现实已经敲响了警钟。因此,企业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消除等、靠、要的习惯,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培养职业技能人才工程中,为企业生存发展储备必要的职业技能人才。
本科生、研究生就业难应使企业领导者看到,在我国崇尚高学历的风气没有根本转变的情况下,企业招聘研究型、设计型、管理型高层次人才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招聘适合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的难度越来越大。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合格的企业领导者。现代学徒制给企业培养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提供了绝佳机会。不要临渊羡鱼,而要退而结网。不说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单纯从企业发展需要,企业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中也是有利的。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和法律虽然有待完善,但制约校企深入合作的根本障碍是企业领导者的观念。观念转变了,校企间的距离就缩短了。
企业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才能使学校真正清楚企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真实需要,使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人才培养规格制定、培养方式方法改革等有根有据,从而进一步制定出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企业的深度参与才能使企业明确学校的需求,深化校企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等方面的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赢。
校企合作要走向深入,还需要缩短学校与企业的空间距离。职业院校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职业技能人才的,根据区域需要设置专业是职业院校必须坚持的原则。地域有大小之分,可以是县区、设区市、省或如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大区域,但首先应考虑的是学校所在的市县。市县政府举办的职业院校,如果不能全心全意满足本市县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要,支持当地企业的发展,也就难以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支持。
有为才能有位。拿着地方政府的钱为其他地区服务,最终会减弱当地政府的支持。广东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乡镇产业举办二级学院的经验值得学习和思考。
德国的职业教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的特色,现代学徒制可说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又一称谓。德国的职业院校是由各州政府管理、为本州企业服务的,自然能得到本州政府和企业的支持。德国的职业教育是以企业为主体,企业招收学徒,由职业院校负责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学生(学徒)每周2—3天在学校学习,其余时间到企业参加实践。如果学校与企业相距太远,则难以做到,因此学校和企业应该在同一座城市。这与我国部分职业院校跨省找合作企业的做法大不相同。另外,德国的学生能够得到企业可观的补贴,不需要缴纳高昂实习费用。
反观我国部分现代学徒制的试点院校,不仅合作企业可能跨省,一般还要向合作企业缴纳超过学费的学习费用,人为增加学生负担。跨省找合作企业不是不可以,但地方职业院校应该首先寻求当地企业的合作。如果一个院校的主干专业、特色专业在当地找不到合作企业,只能有两种解释,一是专业水平太差,学生质量低劣,企业不愿合作;二是专业设置不适应当地企业需要,企业不能合作。不管是哪一种,都说明职业院校的领导者不具备办好职业院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