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基本情况
学院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精神,始终从国家事权的高度,树牢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不断开创职业教育特色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新局面,为立德树人提供坚实支撑。
加强党的领导,完善教材建设机制。成立由学院党委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教材工作领导小组,筹备组建教材工作委员会,下设教材选用评审专家委员会、教材使用监测评估专家委员会,并分专业方向设置7个二级教材工作委员会,按照“凡编必审、凡用必审”的原则,严把政治关、学术关;出台并修订《学院教材建设与管理办法》《包头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材选用使用管理办法》,并以国家统编教材、“马工程”重点教程和国家省级规划教材为蓝本,探索建立教材选用动态目录,开发学院教材管理系统,不断完善教材编写、审核、出版、选用、征订和发行等各环节教材管理机制;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材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充分认识“尺寸课本、国之大者”,以敬畏之心树牢价值导向, 以虚谷之心提升教材建设规范。
坚持标准引领,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教材开发以国家专业标准、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及“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引领,对接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紧扣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注重挖掘思政元素,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教材,适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优化课程体系的需要,满足项目学习、案例学习、模块化学习等不同学习方式要求。
二、取得成效
近年来,学院教师累计编写、修订教材37本,其中,2本参编教材荣获首届国家教材优秀奖二等奖,“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8部(含十三五复核),工作手册式教材1本,融媒体教材7本。
三、特色创新
依托内蒙古铁路职业教育集团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研讨制订教材建设总体方案,确定教材建设科目25个及主编(学校专任教师)、主审(企业技术人员)人员50人,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及责任分工;教材建设聚焦专业群优势资源,以模块化教学模式改革为统领,对接专业群工作岗位,提炼典型工作任务,整合内容模块,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据教学标准、重组教学内容,加强教材内容的“颗粒化”开发整理,突出职业教育特点,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教材内容动态更新。
注重“四新”融入,创新教材形态。教材编写围绕“岗课赛证”、“三教改革”等最新政策和理念,对接轨道交通行业职业岗位工作要求和产业升级需求,着眼轨道交通技术前沿,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深度融入教材内容体系,以真实生产项目、典型工作任务、案例等为载体组织教学单元,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编排科学合理、梯度明晰,图、文、表并茂,生动活泼,形式新颖,阅读体验好的活页式、融媒体教材。
策应“一带一路”,赋能国际交流。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学院国际合作办学为契机,依托多年肯尼亚、蒙古国留学生培养的教学实践和5支双语教学团队,本着实用性、国际性、通用性的原则,完成了10本校本双语讲义编写工作,为蒙古鲁班工坊建设、“中文+技能培训”国际交流项目落地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