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贷”走了什么?
“用明天的钱来完成今天的梦想”
“无利息!无抵押!到账快!”
听到这样的广告语
你会心动吗?
这些广告看似励志
实则并非如此
很有可能钱贷着贷着
“今天的梦想就被明天的钱带走了”
校园贷对于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甚至我们身边就有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的同龄人。面对学生这一庞大的消费群体,校园贷款平台对大学生伸出“魔手”,它就像是糖衣炮弹,一不小心就会落入陷阱,并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校园贷是指在校学生向各类借贷平台借钱的行为。近年来,网贷开始“入侵”校园。这些平台多是通过校园代理和中介,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开展贷款业务。尽管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许多网贷公司都把自己包装的华丽无比,但是这些看似安全可靠的背后,却是漏洞百出。更严重的是,很多网贷平台对大学生的借贷额度和偿债能力,没有完善的评估体系。
(1)电商背景的电商平台 —— 淘宝、京东等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如蚂蚁花呗借呗、备用金、京东校园白条等;
(2)消费金融公司 —— 如趣分期、任分期等,部分还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
(3)P2P贷款平台(网贷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如名校贷等。因国家监管要求,包括名校贷在内的
大多数正规网贷平台均已暂停校园贷业务;
(4)线下私贷 —— 民间放贷机构和放贷人这类主体,俗称高利贷。高利贷通常会进行虚假宣传、线下签约、做非法中介、收取超高费率,同时存在暴力催收等问题,受害者通常会遭受巨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自身安全;
发逾期短信 → 单独发短信 → 单独打电话 → 联系贷款者同学、朋友 → 联系父母等亲属 → 再次警告本人 → 发送律师函 → 给学校发通知 → 在学校公共场合张贴大字报 → 群发短信
一、“不良贷 ” 主要指那些采取虚假宣传、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不合规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或给学生带来恶意贷款的平台。
二、“高利贷 ” 根据最高法院规定,借贷双方约定年利率未超过24%,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利率在24%-36%系灰色地带。若借贷双方约定利率超过36%,则定为高利贷,不予支持。
三、“多头贷 ” 主要指因从多个校园贷平台进行贷款,形成一种“以贷还债”式的多头贷。
四、“传销贷 ” 主要指不法分子借助校园贷款平台招募大学生作为校园代理并要求发展学生下线进行逐级敛财。
五、“刷单贷 ” 主要指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求职心理,以贷款购物刷单获取佣金名义进行的新型诈骗。
六、“培训贷 ” 主要指不法分子打着“学习才能创造价值”的口号,以虚假宣传的方式,在依托虚假的培训机构,专门诱骗学生参加贷款缴费。
校园网贷案例
案例一:大学生买手机贷3万滚成70多万负债
湖北某大学的一名学生,去年10月为了购买苹果手机及其他消费,申请网上贷款。随后,经过拆东墙补西墙,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共计70余万元的债务,而原始金额仅为3万元。
案例二:大学生22家网贷平台借款25万元后自杀
22岁的小李,生前向22家网贷平台借款了25万多元,手机中都是借款软件和上百条催款短信和催款电话,内容无不是恐吓威胁。这个胆小的孩子选择了上吊自杀,留下崩溃的父母。
1.小型的贷款公司多为非法民间借贷组织,借贷手续不规范,也不合法,还有高利息,暴力收账的性质特点。
2.当无法偿还贷款时,便以不法手段威胁甚至勒索你或者是家人、担保人。
3.校园贷款会滋生借款学生的恶习。高校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靠父母提供的生活费,若学生具有攀比心理,且平时就有恶习,那么父母提供的费用肯定不足以满足其需求。因此,这部分学生可能会转向校园高利贷获取资金,并引发不良恶习,严重的可能因无法还款而逃课、辍学。
4.一些贷款公司还是分期平台,并没有在用户申请分期时,明确地告知逾期还款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会让一些同学不清楚拖延还款要负担多少,导致一些学生借贷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5.有不法分子利用“高利贷”进行其他犯罪。放贷人可能利用校园“高利贷”诈骗学生的抵押物、保证金,或利用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电话诈骗、骗领信用卡等。请大家要谨慎办理“网贷”、“小额贷”,切勿因他人劝说或被所谓的“好处费”等蒙蔽,以自己的名义办理贷款给他人使用或为他人提供担保。如需办理“网贷”、“小额贷”的务必咨询家长和银行,谨防被骗。
防范校园贷
(1)认清校园贷的各种形式,提高自身辨别能力。
(2)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切勿盲目攀比。根据自身经济状况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减少情绪化消费、跟风消费,拒绝过度消费、超前消费。
(3)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产品,应主动了解、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4)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
(5)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
预防“校园贷诈骗”知识
(1)认清诈骗套路
骗子会编造身份博取信任。不法分子在实施“校园贷”诈骗违法活动时,通常以“同门师兄师姐”或者校友的身份,通过网络与受害人套近乎,在获得学生的信任后,便以可以帮助其找工作为由,让学生帮助“分期乐”完成刷单,并将贷款套现转入微信名叫“某某”的微信账户,不需要学生本人负责还款,学生因此可赚50-150元的报酬。
(2)做好防范措施
请勿轻信校内陌生人。大学校园具有开放性,大学生在校园中有机会接触各种人,同陌生人交往时,涉及金钱往来、借贷事宜,不要被对方花言巧语所迷惑,要及时请教身边同学、老师、家人,拓宽信息来源,有效识别骗局。其次,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大学生要牢记收获源于辛勤的付出,切不可贪图便宜和虚荣,应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倡导合理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切勿贪图小便宜,切勿抱有“既想赚钱,又要轻松不费劲”的心态,以免因小失大。同时,要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不要一味地贪图享受,盲目攀比。
强化自我保护意识,维护自身权益。要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个人信息,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妥善保管身份证、银行卡。坚决不将身份证、银行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因前期疏于防范已陷入不良网贷的困扰中,自身权益正在或者即将遭受伤害,应及时向学校报告有关情况,若涉及刑事犯罪,要及时报案,保留证据,并寻求公安部门的介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谨慎选择线下正规金融机构。现阶段,按照银监会、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网贷整治工作的通知》(银监发〔2018〕47号),国家已着手整顿校园网贷,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若在消费、创业、培训等方面确有合理的信贷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建议选择经银监部门批准可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的线下正规金融机构。掌握金融贷款知识,提高对金融诈骗和不良借贷的防范意识。当前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广大学生应主动了解和学习金融知识,提高辨别合法金融服务的能力,避免被表面假象误导从而陷入困境,谨防落入欺诈陷阱。
遇到困难,应主动向学校寻求帮助。学校资助政策体系可以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如学习生活面临经济困难,学生应向学校提出帮助诉求,学校会积极采取措施给予资助。
如何防范电信诈骗
谨记“六个一律”、“八个凡是”、“四个不要”原则:
(1)“六个一律”
只要一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挂掉;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的,一律挂掉;所有短信让我点击链接的,一律删掉;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一律不点;一提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2)“八个凡是”
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要你先交钱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通知“家属”出事或有急事要先汇款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要你开通网银接受检查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要求打款的,一律终止联系;凡是陌生网站(链接)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一律终止联系。
(3)“四个不要”
不轻信,遇事冷静,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多思考、多商量,不轻信陌生人,在做好自身防范的同时,积极向周围的亲人、朋友做好宣传,特别要注意提醒中老年等易受骗群体;不透露个人身份信息、支付密码、验证密码、金融信息严保管,不汇款,陌生人提到转款、汇款必核实;不刷单,不参与任何与“刷单”相关的事情;不要有贪图便宜、一夜暴富、天上掉馅饼的心理。
希望大家在遇到上述情况时,能提高自己的防备之心,有问题及时向老师、家长反映,切忌作出鲁莽决定。